成都11月16日电 (记者 刘忠俊)连日来,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境内的草原、湿地与湖泊,成群结队迁徙的候鸟时而振翅高飞,时而嬉戏于水面,与周围的山水美景相互映衬,绘制出一幅幅自然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绚丽图景。
炉霍湿地迁徙的候鸟斑头雁。刘忠俊 摄走进炉霍县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,不少藏族群众、游客正驻足欣赏迁徙途中小憩的候鸟。远处,50余只“鸟中大熊猫”黑鹳正在湿地内觅食栖息,10余名手持“长枪短炮”的摄影师潜伏在四周,正在拍摄记录候鸟们觅食或飞翔的瞬间。“每天都会前往各个湿地拍摄黑鹳等候鸟活动。”炉霍县摄影师益西次里称,自己已连续12年拍摄黑鹳迁徙路过炉霍的场景。
炉霍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北部,有茂密的森林、清澈的湖泊、广袤的草原、巍峨的高山以及蜿蜒的河谷,这些环境共同构成了鸟类不可或缺的栖息乐园。同时,连接着候鸟北方繁殖地与南方越冬地,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,恰好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路径之上的休憩站。当地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炉霍县境内栖息着超过280种鸟类,这一数字约占四川省已记录鸟类种类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河中小憩的迁徙候鸟黑鹳。王福明 摄“每年经过迁徙线路进入炉霍的候鸟数量高达上万只,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,如黑鹳、黑颈鹤、白鹭等。”炉霍县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股负责人杨健称。
近年来,炉霍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举措,不断加大保护力度,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许多候鸟留在炉霍过冬,甚至是“安家落户”。“近3年间炉霍境内记录的鸟类种类增加了10余种,像秋沙鸭、绿头鸭、白尾海雕等10余种候鸟,冬天会留在炉霍过冬。”益西次里称,在炉霍湿地,黑鹳、灰鹤、赤麻鸭等候鸟越来越常见。
“此前,有摄影师拍到了一只金雕亚成体捕食活动画面。”杨健称,金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,对生态环境资源要求高,在炉霍卡莎湖保护区内拍到金雕觅食的照片,不仅证实了炉霍金雕的分布,也体现了当地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显著成效,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,包括黑鹳、黑颈鹤、胡兀鹫和白尾海雕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。“入秋以来,成群的灰鹤、野鸭等候鸟在湿地停留、觅食。”炉霍县充古乡村民索郎称,每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只鸟在水面上飞来飞去,有很多不认识的鸟类。
迁徙候鸟赤麻鸭。王福明 摄在炉霍县卡娘自然保护区,野外安放的红外相机还拍到了白唇鹿、林麝、雪豹、马麝等多种野生动物活动的清晰影像。“野生动物频频‘现身’,除炉霍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,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相关。”炉霍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美吉多吉表示,湿地面积增加、人类干扰减少、食物充足等因素,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,使候鸟等野生动物愿意留下来。(完)